问题 | 个人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个人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个人协议满足下列要求就具有法律效力: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协议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个人签订的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合同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 解决合同纠纷最快的部门,应该是第三方调解机构,通过调解,可以立即生效执行。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的,需要经过办案期限的等待,在解决合同纠纷的办法中,并不是最快的解决方式。合同纠纷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释、履行、变更、终止等行为,而引起的合同当事人的所有争议。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三、合同纠纷的管辖如何确定 第一, 当事人之间有约定管辖的法院 ① 约定管辖明确,且约定管辖具有排他性,案件由约定管辖的法院管辖。 ② 约定管辖明确,但约定管辖不具有排他性,案件由当事人选择约定管辖或法定管辖。 ③ 约定管辖不明确,则案件适用法定管辖情形。 第二, 合同没有约定管辖法院或约定不符合法律要求的 ①被告地法院管辖。 ②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四、合同纠纷起诉的流程是什么 (一)第一阶段:起诉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以下三个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需要的证件材料: (1)起诉状、起诉状副本。 (2)身份证明材料,例如:身份证、户口本。 (3)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文件及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 (二)第二阶段:答辩阶段。 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 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如果被告确因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十五日内不能作出答辩,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延期,人民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的决定。 (三)第三阶段:开庭审理阶段。 这一阶段进入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法庭调查。 2、法庭辩论。 3、法官主持调解。 4、调解无效、判决。 个人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个人签订的协议书若没有违背法律原则,由个人主观意愿签约,则协议具备法律效力。若协议书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意思,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无效。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