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电信诈骗是怎样赔偿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电信诈骗是怎样赔偿的? 电信诈骗赔偿标准。电信诈骗是构成诈骗罪的一种形式。赔偿标准如下: 1、在检察院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同时,被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物质损失要求被告人赔偿; 2、侦查结束或者判决后,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法院会将被告人电信诈骗的财物对被害人进行返还; 3、电信诈骗非现金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二、诈骗罪有关认定的条件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 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 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三、电信诈骗罪该怎样判刑 1、行为人通过电信网络实施诈骗、涉案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涉案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涉案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4、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电信诈骗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并应当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电信诈骗是怎样赔偿,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希望本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刻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