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何认定标准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何认定标准 1、行为认定 (1)被认定的行为应当是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在未经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情况下,以任何名义吸收公众存款。 (2)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其实质必须是以借贷为形式,向公众收取资金,也就是说,要求被吸收的资金必须可以收回。 2、实施者认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实施者必须是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以任何名义进行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3、存款数额认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指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在未经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情况下,实际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 4、损害认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必须造成公众财产损失,即存款吸收者无法收回其借出的资金。 二、有哪些常见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形? (一)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 (二)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三)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四)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五)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六)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七)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八)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九)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十)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十一)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的; (十二)其他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三、非法集资案件中的资金如何处置? 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于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经审查,确属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应当判决返还被害人,或者没收上缴国库,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判决返还被害人的涉案财物,应当通知被害人认领; 根据《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的资金属于违法所得。以吸收的资金向集资参与人支付的利息、分红等回报,以及向帮助吸收资金人员支付的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应当依法追缴。集资参与人本金尚未归还的,所支付的回报可予折抵本金。 将非法吸收的资金及其转换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 (一)他人明知是上述资金及财物而收取的; (二)他人无偿取得上述资金及财物的; (三)他人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上述资金及财物的; (四)他人取得上述资金及财物系源于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追缴的情形。 查封、扣押、冻结的易贬值及保管、养护成本较高的涉案财物,可以在诉讼终结前依照有关规定变卖、拍卖。所得价款由查封、扣押、冻结机关予以保管,待诉讼终结后一并处置。 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一般应在诉讼终结后,返还集资参与人。涉案财物不足全部返还的,按照集资参与人的集资额比例返还。退赔集资参与人的损失一般优先于其他民事债务以及罚金、没收财产的执行。 对于非法集资刑事案件中的财务,应当予以追缴,其中属于被害人的资金,在诉讼终结后,予以返还。涉案财物不足全部返还的,按照集资参与人的集资额比例返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何认定标准?上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若认定下来并不满足的话,那么此时不能认定构成非吸罪,自然也就不能按照该罪的量刑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而关于本罪的量刑,刑法中规定最高可以处15年有期徒刑。要是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