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过失如何认定呢 |
分类 | 医疗纠纷-美容及医疗纠纷 |
解答 |
一、医疗过失如何认定呢 医疗过失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技术过失。 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五条 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二、如何认定为是否医疗过失 医务人员有下列行为的,应当认定为有过失: (一)违反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 (二)违反卫生技术规范、常规的; (三)医疗服务水平未达到相同条件下合格医务人员所应达到的水平的; (四)实施药物或器械人体试验、医疗美容、重大医疗行为,未征得患者有效同意的; (五)未尽到必要说明义务的; (六)违反其他法定义务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三、医疗事故如何认定 医疗事故认定条件有: 1、存在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医疗行为; 2、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 3、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在发生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必须具体分析各自原因与作用,慎重判定。 4、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对于医疗过失如何认定呢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