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般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一般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 犯了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的量刑处罚为: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客体 本罪的具体客体,是“司法机关追索财物的正常活动”,也可以是“司法机关查明犯罪证明犯罪的活动”。 (二)主观方面 要求必须是一种明知,对于本罪的明知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明知的内容、明知的程度。 (三)客观方面 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 转移,是指将犯罪分子搬动、运输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窝藏和转移均要求其犯罪程度达到足以影响司法机关正常的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活动的程度,如在一个房间内的转移赃物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的客观行为。 (四)本罪的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三、如何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人主观明知 一是看赃物交易的时间、地点,如夜间收购、路边收购,对“明知”认识的程度就大于白天收购、市场收购。 二是看赃物的品种、质量,如果赃物属于刚在市场发行的新产品,则不法来源的可能性就大,因为合法的所有者不会轻易卖掉,除非抢劫或盗窃所得赃物。 三是看交易的价格,是否显著低于市场价值,根据经验,一般卖赃者所得赃款仅仅是赃物鉴定价值的三分之一左右。 四是看有无正当的交易手续,卖赃者是否急于脱手。 五是看赃物与卖方身份、体貌的匹配性以及卖主对赃物的了解程度,等等。 然后分别列出可证明“明知”的基础事实和可反驳“明知”的基础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再结合人们一般的经验法则、逻辑规则判断哪一方的事实和理由更为充分可信,最后推出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的结论。 四、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主体是谁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是从理论上讲,本罪主体不包括上游犯罪实施人,即产生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实施人,而是帮助犯罪分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其他人。如果是上游犯罪行为人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为,则属于在犯罪后对赃物的处理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叫后续行为,为此前上游犯罪行为所吸收,不另行处罚。法人能够成为本罪的主体。 一般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具体回答如上所述。不得在明知某财物属于他人的犯罪所得之后,依旧采取诸如收购、窝藏、转移等的行为,帮助犯罪行为人隐瞒犯罪所得,否则一旦帮助导致司法机关无法追索犯罪所得、或者导致司法机关无法查明犯罪证明,涉嫌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查看了上文内容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会有专业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