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法律规定电信诈骗容易抓到吗?
分类 互联网纠纷-网络诈骗纠纷
解答

一、法律规定电信诈骗容易抓到吗?

法律规定电信诈骗不容易抓到。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骗得财物的,以诈骗罪(既遂)定罪处罚。

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1.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或者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2.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信息,页面浏览量累计五千次以上的。

具有上述情形,数量达到相应标准十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上述“拨打诈骗电话”,包括拨出诈骗电话和接听被害人回拨电话。

反复拨打、接听同一电话号码,以及反复向同一被害人发送诈骗信息的,拨打、接听电话次数、发送信息条数累计计算。

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故意隐匿、毁灭证据等原因,致拨打电话次数、发送信息条数的证据难以收集的,可以根据经查证属实的日拨打人次数、日发送信息条数,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时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等相关证据,综合予以认定。

二、电信诈骗法律规定内容是什么?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

现在社会电话诈骗很多,有的人冒充熟人或是上司骗取钱财,对于很多人因此被骗家破人亡,有的甚至自杀,对于接到电话诈骗时不能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当被骗走钱款时不要着急,不要害怕要及时报警,让公安机关找到嫌疑人追回骗款。

三、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3、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4、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5、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6、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7、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8、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9、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法律规定电信诈骗容易抓到吗,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给出了明确的解答,电信诈骗的特点是比较多的,按照法律当中的规定是需要立案侦查的,只不过说很难抓到。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3: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