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电信诈骗羁押多少天是正确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电信诈骗羁押多少天是正确的? 在正常情况下,刑事拘留的时间最多37天,逮捕后的侦查期限为二到三个月,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一般为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法院的审理期限为二到三个月。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从当事人被刑事拘留之日起,要经约六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由法院判刑。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二、实施了诈骗行为一定会构成诈骗罪吗? 1、实施了诈骗行为不一定会构成诈骗罪。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诈骗罪基础举证 (1)书面报案材料与报案人身份证件 可以口头报案,但是为了事情能顺利解决,最好准备好书面报案材料。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经过和具体内容,可能的话,再写上认为构成犯罪的理由。 (2)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资料 最好是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信息,如果对方留的是假的也要尽量提供,其中或有线索; (3)关于诈骗行为的证据 证据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证明自己被骗的证据,第二是财产给付的记录,前者包括微信、支付宝、电话聊天记录、能够证明事情发生经过的证人证言、相关文件材料等,后者包括银行转账记录、交付现金情况、微信、支付宝交易记录、车辆、房产过户等能证明把金钱或者财产交付给对方的时间、地点、过程。 有些公民、单位可能会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行为,若是诈骗金额达到一定的标准,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诈骗罪。当然无论罪名是否成立,诈骗行为人都需要返还诈骗所得。若是诈骗罪的罪名并不成立,那么实施了诈骗行为的公民,通常会被责令支付罚款。 三、涉嫌诈骗罪一般多久判刑? 公民电信诈骗一般会在两个月内进行判刑。刑事拘留最长时间是三十七天,但经批捕后逮捕,则可继续羁押,一般侦查期限是两个月,但经批准后可延长。侦查终结后移送审查起诉时间可达一个半月,期间还可退查两次,每次补充侦查时间是一个月。电信诈骗先由公安局进行侦查,逮捕后两个月内侦查完毕。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电信诈骗犯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 电信诈骗羁押多少天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的标准,不同的实施电信诈骗行为的行为人对应的羁押期限是不同的,在确定羁押期限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羁押的种类。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在线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