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判决撤销行政处罚的案件有哪些情形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一、法院判决撤销行政处罚的案件有哪些情形?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作出撤销判决: (1)主要证据不足。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3)违反法定程序。 (4)超越职权。 (5)滥用职权。 撤销判决即人民法院经过审查作出的否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撤销判决分为判决全部撤销、判决部分撤销及判决撤销并责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三种情况。 二、行政诉讼流程有什么? (一)起诉阶段在该阶段,原告要写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原告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要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明确的事实根据; 4、属于受诉法院的管辖。 (二)受理阶段 在该阶段,法院要对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案件决定受理,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三)审理前的准备阶段 在该阶段,主要是各种诉讼文书的提交和发送,有以下几个环节: 1、法院要组成合议庭,要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 2、被告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和有关材料,法院再向原告发送答辩状副本; 3、法院为诉讼进行其他准备工作。 (四)开庭审理阶段 这个阶段,重点是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法庭的审理形式有开庭审理和书面审理(不需要当事人到场)。 (五)判决阶段 经过审理,法庭查明了事实,依法作出判决。注意,行政诉讼一般不以调解结案,但行政赔偿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可以调解。判决有以下形式: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判决后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从而引起二审。 (六)执行阶段 判决后,当事人在法定的期限内不上诉的,判决生效,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三、撤销的行政行为可以中止吗? 1、撤销的行政行为不可以被中止 这是由于行政行为自被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销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2、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 ①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合法的行政行为必须具备三个要件: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三者缺一不可。 ②行政行为不适当。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也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3、行政行为撤销的法律后果 ①行政行为自被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销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②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主体过错而引起的,并且依社会公益的需要又必须使撤销效力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那么,由此造成相对方的一切实际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 ③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相对方的过错或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的共同过错所引起的,撤销的效力通常应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过错方各依自己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行政行为如果法院判决撤销的话,那么都是必须要符合法律的条件才可以实施此行为,只要行政的处罚有明显不当的话,法院也确定有错误的,那么就能保障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上就是关于法院判决撤销行政处罚的案件的相关介绍。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