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什么标准下徇私舞弊假释罪才立案?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解答

一、什么标准下徇私舞弊假释罪才立案?

以下标准下徇私舞弊假释罪才立案:

1、刑罚执行机关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假释条件的罪犯,捏造事实,伪造材料,违法报请假释的;

2、审判人员对不符合假释条件的罪犯,徇私舞弊,违法裁定减刑的等。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一条第十一款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刑罚执行机关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捏造事实,伪造材料,违法报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2、审判人员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徇私舞弊,违法裁定减刑、假释或者违法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

3、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徇私舞弊,违法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

二、徇私舞弊假释罪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假释的罪犯,予以假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继续犯罪。

《刑法》第四百零一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什么是假释?什么条件下可以假释

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假释的适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假释只适用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但累犯以及因严重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适用假释。

2、假释只适用由于已经执行部分刑期的犯罪分子,即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

3、适用假释必须满足一定的实质条件,即犯罪分子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

《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

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什么标准下徇私舞弊假释罪才立案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