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能力鉴定是怎么鉴定的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鉴定 |
解答 |
一、劳动能力鉴定是怎么鉴定的 1.提交申请程序: 用人单位及遭受伤害的劳动者以及其直系亲属,均可依法向所在地区设立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递交申请; 2.审阅环节: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人递交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相关文件后,首先需要对上述资料的完整性与效力进行初步审核; 3.组织鉴定流程: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正式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后,将依据医学专家库中的专家名单,选取三至五位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共同组成鉴定专家小组; 4.得出结论并向各方送达: 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六十个工作日内,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将遵循由专家小组所给出的鉴定意见,综合判断并最终形成该项劳动能力鉴定的结论。《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二、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有什么 首先,劳动能力鉴定又称工伤评残,是指劳动者因工负伤成患职业病,对劳动和生活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根据用人单位、职工本人或者亲属的申请,组织劳动能力鉴定医学专家,根据国家制定的评残标准; 运用劳动保障的有关政策,运用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工伤职工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制度。 其次,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应符合以下条件:经过治疗后,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样便于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聘请的医疗专家对伤情进行鉴定; 职工经治疗后,确认是因工伤原因造成职工身体上的残疾;工伤职工的残疾对以后的工作、生活将产生直接影响,并且伤残程度已经影响到职工本人的劳动能力。《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能力鉴定是怎么鉴定的”,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