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法关于合同生效的规定是什么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一、合同法关于合同生效的规定是什么 关于合同效力的相关法律条款明确指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之规定,依法订立的合同在达成合意之时即刻生效,然而需要通过合法程序进行审批等机关流程操作的情况下,必须在完成相关手续后方能生效。如当事人双方另有预先约定并以书面方式明确表达,则应尊重该协议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 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合同法关于30%违约金的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经正式宣告停用。现行法律对于买卖合同所涉及的违约金问题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事人的意愿应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如若双方对违约金具体数额无明确约定,则可根据违约行为所导致的实际经济损失予以综合衡量; 其次,无论有无事先设定的合同条款,违约金的金额以不高于因违反合同约定而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的30%为原则。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之规定,合法缔结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便具有效律约束力。然而,如果合同需要通过特定机关的审批等严格程序方能发生效力的话,必须在办理妥当相关手续后,方可使其成为一份具法律效力的文件。再者,假如合同签订双方已经达成了书面协议,并且该协议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那么就应该依照协议中的各项条款进行履行。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各方应当清晰明确地约定合同生效所需满足的条件以及执行的步骤,并且务必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样就能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