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行政诉讼如何认定有利害关系
分类 行政类-行政诉讼
解答

一、行政诉讼如何认定有利害关系

法律上利害关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与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的一种因果关系。

“只要个人或者组织受到行政行为的实际的不利影响”,只要这种影响通过民事诉讼得不到救济,就应该考虑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

“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作以下理解:

个人或者组织是否具有原告资格,关键在于其权利义务是否受到某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实际影响。

所以,“影响”标准就是对“利害关系”标准的另一个表达,“利害关系”的内容也就是“影响”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二、行政诉讼如果被告未举证是不是行政机关败诉了

在处理行政诉讼案件过程中,被告人需要承担举证的责任,这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且与民事诉讼中所承担的举证责任有明显不同之处。一旦被告无法充分地证明对原告所做出的行政行为是否合乎法律规定,即无论从程序执行还是实际操作,这种情况都被视为举证不够充分,从而很可能导致败诉的结果。

同样的,若被告未能及时完成举证工作,则将面临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以提供证据为例,倘若被告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相关资料,法院便倾向于判定该情况下被告并未履行举证义务;针对开庭期间未到场进行证据展示的情形,法院会审慎判断并认定该证据无需被纳入考虑范畴之内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在法学领域中,"利益相关"这一概念可被解读为个人或组织原告资格的决定因素是否受特定行政行为实际影响而产生的。因此,"影响"准则便可视为是对"利益相关"准则的另一种陈述方式,两者所涵盖的资讯实际上是相同的。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5: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