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立案后是否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立案后是否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尊敬的读者们,如果有关于立案的问题,在此我们需要明确告知您,立案后并未设定任何限制。 关于刑法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如下: 依照我国现行刑法典,对各类犯罪行为因法定刑轻重程度不同而设定了相应长短各异的追诉时效期限: 1、对于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犯罪案件,其追诉时效期限定为5年; 2、对于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但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犯罪案件,其追诉时效期限定为10年; 3、对于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案件,其追诉时效期限定为15年; 4、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犯罪案件,其追诉时效期限定为20年。 若在20年后仍认定有追究必要的,可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后继续进行追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立案后是否可以撤诉 诉讼程序启动之后,当事人仍然有权选择撤诉。 但需注意,若涉及民事与行政诉讼范畴,当事人在法庭未正式开庭前皆可提出撤诉请求; 然而如若针对刑事诉讼范畴,仅限于公民自行发起的案件中,当事人方可提出撤诉申请; 反之若为政府提起的公诉案件,则无法进行撤诉。 然而,同样需要格外关注的是,若出现下述几种情形之一,刑事诉讼程序是可以终止的:(一)情节轻微且社会危害性不大,被判定为非犯罪行为; (二)犯罪行为已超过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 (三)根据国家特赦法批准的赦免刑罚; (四)属于刑法中只有告知方才有权追究的犯罪案,若未告知或已经撤销告知方; (五)本应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身亡; (六)根据其他法律规定可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各类特殊情况。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立案后是否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