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劳动仲裁的条件及标准是怎样的
分类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
解答

一、劳动仲裁的条件及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制度规定,当事人可以就以下几个范畴的争议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首先是因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员工职务、除名、辞退员工以及员工主动辞职、自动离岗而引发的争议;

其次是因为实施和执行国家对工资、奖金、社会保障金、福利、培训以及劳动安全卫生等相关规定所产生的争议;

此外还包括由于执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

第四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虽然尚未建立明确的劳动关系,但是已经形成了现实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这也是产生各种争议的原因之一;

最后就是由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类型的劳动争议。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第三十条,仲裁委员会对符合下列条件的仲裁申请应当予以受理,并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

(一)属于本规则第二条规定的争议范围;

(二)有明确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申请人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四)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

第三十二条,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后,发现不应当受理的,除本规则第九条规定外,应当撤销案件,并自决定撤销案件后五日内,以决定书的形式通知当事人。

二、劳动仲裁的有效证据包括哪些

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所需要提交的有效证据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能够直接证明当事人之间存在劳动法律关系的相关文件(如劳动合同、员工工作证件、工牌象征、请假出勤记录等);

其次是涉及到薪酬发放状况的原始凭证,这包括了工资条、网银收支记录以及工资领取审批表等;此外,依法缴税的养老保险缴费证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证据;

最后,证人的陈述与证言以及任何能够帮助进一步证明仲裁案件事实真相的相关材料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我国相关劳动法律制度明确指出,自然人可以向所在地区的劳动行政管理机构提出劳动仲裁申请的争议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因用人单位解聘、辞退、开除相应岗位的劳动者,或者是因劳动者主动离职、调岗而产生的争议;其次是在工资、奖金、社会保险、福利待遇、职业培训以及劳动安全卫生等相关规定的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争议;再次是关于劳动合同的执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所引发的纠纷;此外,对于那些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但是已经实际形成了劳动关系的争议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最后,还有其他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与劳动有关的争议都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8: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