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抑郁症杀人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抑郁症杀人是什么 抑郁症患者会产生杀人的念头,这种情况可被视为一种“曲线自杀”,亦称间接性自杀。换言之,此类患者内心深处存有自杀倾向,却因其缺乏足够的勇气来执行自杀行动,从而寄望于借由残忍地杀害他人来增添自身的决心并最终实施自杀。他们所挑选的受害者往往是那些与他们之间存在着极少或甚至毫无关联的人。并非是出于一时冲动所为,往往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精心挑选的对象,并且在行凶之后还可能会主动投案自首。对于抑郁症患者故意杀人的行为,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严肃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情节相对轻微,则应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抑郁症杀人犯法吗 抑郁症患者实施的杀人行为依然是违法的。一般的来说,患者并未因此失去自我意识、逻辑思维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因此当他们作出杀人这样严重的犯罪行为时,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然而,如果通过医学鉴定证实了其确实患有抑郁症,那么这将会成为量刑的重要参考因素,但绝不会改变故意杀人罪名的确立。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精神疾病患者倘若在无法明确辨识或无法自控的情况下造成了对他人的危害结果,且经过法定程序鉴定后被确定,则不需对此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抑郁症患者可能会萌生杀人的邪念,这种情况被称为"曲线自杀"或者说间接性的自杀行为。此类个体往往缺乏直接结束生命的勇气,试图通过谋杀他人类似的方式来强化自我了断的意愿。然而,大部分受害人与其并没有明显的联系或者深仇大恨。在实施暴力行为之后,他们可能会主动投案自首。对于这类恶性事件,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根据具体情节给予相应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等严厉惩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