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私下签订的监护人协议有效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一、私下签订的监护人协议有效吗 有效。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一条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据本条 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 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二、私下签订的协议在法律上有效吗 私底下签署的协议具备法律上的约束力。 然而,为了使之成为合法有效的法律文件,需严格遵从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且不违反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中的任何强行规定; 其次,协议中所包含的条款不能背离社会公德和善良风俗; 再次,协议的实施不能对其他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以及国家利益造成任何损害; 最后,申请缔结协议的当事人须为享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根据法律规定,依法订立并通过的合同,自签订之日起即刻产生法律效力,除非法律另有特别规定或签约双方另有所议。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合法合规且有效。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其父母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的法定监护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具备监护资格的人士可通过协商来确定最终的监护人。在协商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若在监护人的确定上存在争议,则应由被监护人居住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当地民政部门进行指定,相关当事人如对此指定结果持有异议,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重新指定监护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