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公司没发工资简易注销该申请仲裁还是起诉
分类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解答

一、公司没发工资简易注销该申请仲裁还是起诉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以便于我们能够成功地提出劳动仲裁申请。这里所提到的证据,包括了聘用意向书以及任何可能涉及到雇佣关系的相关协议和合同。当这些资料整理完毕之后,就可以前往当地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仲裁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当企业完成注销登记手续后,其法人资格随即终止,也就失去了作为民事诉讼主体的资格。此时,我们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和确立适合的诉讼主体。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情况及处理方式:

1.如果企业在注销登记前已经进行了清算程序,并且清算主体或者第三方在工商管理部门明确承诺,在企业注销登记后所遗留下来的债权债务将由他们负责,那么债权人就可以以作出该承诺的清算主体或者第三方作为被告,请求他们承担相应的清偿责任。

2.如果企业在未经过清算的情况下被注销登记,并且第三方在工商管理部门的注销登记过程中承诺偿还债务,那么债权人既可以选择以清算主体或者承诺偿债人为单独被告,请求他们承担清偿责任;也可以同时将两者列为共同被告,请求他们共同承担清偿责任。

3.如果被注销登记的企业是债权人,且存在有权享有和承担其权利与义务的承受人,那么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将该承受人变更为诉讼主体。若没有权利义务承受人或者权利义务承受人明确表示不愿参与诉讼,则诉讼程序将自动终结。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八条

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二、公司没发工资应该找哪个部门

当然是可行的。若所在单位未能及时发放薪资待遇,您可合理合法地前赴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在此之前,您同样拥有权利向本单位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倘若调解过程无法达成共识,您便可考虑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您可更为便捷直接地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如果对于仲裁结果不满,您还能可以通过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在着手筹备充足的证据材料,包括登载就业意愿书以及相关协议合同等方面,都是为了确保能够顺利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当企业完成注销登记手续之后,法人资格即告终止,从而丧失了民事诉讼的主体地位。对于这种情况,债权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诉讼主体:例如,如果存在清算主体或者第三方承诺承担债务责任的情况,那么就可以将他们选作被告;倘若企业在未进行清算的情况下便被注销,则可以考虑选择清算主体或者承诺偿还债务者作为被告;而如果被注销的企业本身就是债权人并且拥有权利义务的承受者,那么债权人也可以申请将该企业变更为主体,以便于参与诉讼。然而,如果没有承受人愿意或者不愿意参与诉讼的话,那么诉讼程序将会自动终结。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0: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