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分类 劳动纠纷-劳动合同
解答

一、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1.涉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其在离职之前未能按规定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此外,对于疑似患有职业病的患者而言,若处于诊断或医学观察阶段,也同样无法享受此类保护。

2.在本单位中,已经患有职业病或在工作过程中受伤,且被认定为丧失或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员。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和赔偿金是什么

若用人单位存在不当的解雇行为,则应向遭受损失的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额的两倍作为赔偿费用。

具体来说,经济补偿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劳动者在本公司的服务年限为依据,按其每满一年就支付一个月薪资数额的标准来计算的。

若在半年及以上但未满一整年的期间内发生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也将按照整年进行计算;

至于服务时间不足六个月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向其支付相当于半个月薪酬的经济补偿款。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