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诽谤罪立案后多长时间
分类 损害赔偿-名誉毁谤
解答

一、诽谤罪立案后多长时间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诽谤属于自诉案件,受害者必须向法院提交诉讼请求,等候案件审判结果出来后,若判定有罪并进行了量刑,那么警方才会采取相应的逮捕行动。

其次,对于诽谤罪的犯罪处罚,法律规定如下:犯本罪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刑事责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受害者主动提出控诉的情况下,法院才会受理此案,否则将不予立案。

此外,如果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如导致受害者死亡、引发公众愤怒、损害外国形象等,即使受害人没有提出控诉或者无法提出控诉,人民检察院也有权依法提起公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诽谤罪立案能证明什么

为了成功提出对他人构成诽谤罪的诉讼,需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证据证明:

(1)实施了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亦即诽谤所指责的言论必须全部为虚假信息,若其中涉及的部分或全部为真实存在的事件,即便此事件可能对被告方的人格尊严造成损害,也不会确认为本罪。

(2)实施了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此处的“散布”意指将虚假信息在社会公众中广泛传播。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个体进行的,虽然不必直接点明被害者姓名,只需根据诽谤言论的内容推断出被害者身份即可,但若诽谤言论并无明确指向,无法对某位特定人士的人格尊严产生负面影响,则不能认定为诽谤罪。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可构成诽谤罪。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针对诽谤这一问题,其处理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仔细分析与判断。就我国法律规定而言,诽谤属于公民的自诉案件范畴,也就是说,受害者必须自行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由法院在经过审理并判定被告有罪之后,才能决定是否对其实施逮捕。对于诽谤行为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通常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然而,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仅当受害者主动发起控诉时,法院方能予以受理;否则,将不会启动相关程序。如果诽谤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共秩序以及国家整体利益,例如导致他人死亡、引起公众强烈不满、损害国家尊严等恶劣后果,那么检察机关有权依法提起公诉。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