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抚养权监护权有什么区别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一、抚养权监护权有什么区别 1.从法律角度来看,直接抚养权权会受到父母离异情况的重大影响,而监护权则不会因父母婚姻状况的改变而发生任何变化; 2.其次,在处分权益以及权益能否进行变动等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换句话说,监护权并不存在变更的可能性,而直接抚养权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予以调整变动。在通常情况下,父母亲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除非在父母双亡或丧失监护能力的极端情况下,否则他人不得依次担任监护人之职; 3.最后,还有一些其他的细微差别值得我们关注。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抚养权监护权的区别有什么 监护权与抚养权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如下: (1)以法理性角度解读,监护权在法律体系中实属亲属法中关于身份权的范畴; 然而,监护制度更倾向于突出国家对个体行为的强制力以及个人对于家庭、社会成员权益的无条件服从性。 基于这一理解,将监护归类为公法领域义务性质似更为恰当。 (2)至于抚养权问题,尽管通常将其视为一项义务看待,但实际上它同样具备权益特性,并且与人的生命紧密相连,缘起于血亲关系(包括拟制血亲)的建立。 (3)在民法领域,权利与义务的关联一般呈对称状态; 然而抚养权则是该规则的特例,如父母未履行抚育义务,他们的亲生子女却无法因此为由而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抚养权的权益与义务的根源正是起源于上述血亲关系。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在法律体系中,抚养权与监护权二者相辅相成且存在显著区别。抚养权主要关注父母对于子女的物质生活及精神层面的关爱,以确保子女能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茁壮成长;而监护权则更加注重对子女行为规范、合法权益的维护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责。这两种权利共同构建起了对未成年人全方位保障的法律框架。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