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伤残赔偿金怎么算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一、伤残赔偿金怎么算 关于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方法,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1)赔偿准则的确定,即根据受诉人民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人均纯收入作为依据; 然而,若受害者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实其居所地或常居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显着高出受诉法院所在地时,则残疾赔偿金及死亡赔偿金额度可参照其实际居住地或常居地的相关标准进行计算。 (2)赔偿期限的设定,自定残之日起,以20年为上限进行计算; 但对于60周岁以上的受害者,年龄每增长一岁,赔偿期限将相应缩短一年; 而对于75周岁以上的受害者,则仅需按5年进行计算。 (3)持续赔偿情况的处理,在采用一次性赔偿残疾补偿金之后,若受害者生存期超出了确定的赔偿金给付年限,赔偿权利人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重新支付残疾补偿金,法院应依法予以受理; 若赔偿权利人确已丧失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人民法院有权判决赔偿义务人继续支付参加补偿金5至10年。 (4)伤残赔偿金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①伤残赔偿金(针对60周岁以下的受害者)=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2级的减少10%,其余类推)×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②伤残赔偿金(针对60周岁以上的受害者)=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2级的减少10%,其余类推)×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增加岁数); ③伤残赔偿金(针对75周岁以上的受害者)=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2级的减少10%,其余类推)×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二十五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二、伤残赔偿金离婚是否可以分 当婚姻走到尽头,离婚成为必然之选时,关于伤残赔偿金的分配问题便显得尤为突出。 实际上,夫妻双方作为独立个体自由结合组成家庭,其婚姻存续期间所得收益均为共同财产。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中可能包含了因身体遭受损害所获取的医疗费用以及残疾人士生活补助费等等。 这种情况下,虽然此类财产本身也属于个人财产范畴,但在夫妻离婚时仍然不宜将其纳入分割范围之内。 基于此种原因,在离婚之际,伤残赔偿金往往无法进行有效分割。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伤残赔偿金怎么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