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家法定节假日多少天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多少天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2024年11月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其中春节、劳动节各增加1天。据此对放假调休原则作进一步优化完善,除个别特殊情形外,春节自农历除夕起放假调休8天,国庆节自10月1日起放假调休7天,劳动节放假调休5天,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分别放假调休或连休3天(如逢周三则只在当日放假),国庆节放假如逢中秋节则合并放假8天。 按照上述原则,现将2025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周三)放假1天,不调休。 二、春节:1月28日(农历除夕、周二)至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七、周二)放假调休,共8天。1月26日(周日)、2月8日(周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周五)至6日(周日)放假,共3天。 四、劳动节:5月1日(周四)至5日(周一)放假调休,共5天。4月27日(周日)上班。 五、端午节:5月31日(周六)至6月2日(周一)放假,共3天。 六、国庆节、中秋节:10月1日(周三)至8日(周三)放假调休,共8天。9月28日(周日)、10月11日(周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在中国现行法律规划之中,法定节假日总共计算下来是每年共计有13天。这些重要的节日包括了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国庆节这八个传统节日。在这些法定节假日中,春节、劳动节以及国庆节具有特殊的地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社会上所盛传的“放三天、放七天”等说法并非完全属于法定节假日的范畴,而更多地是通过对工作日的调整来实现额外的假期福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二、国家法定节假日学校不放假违法吗? 学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公布并正式生效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未能按照规定放假并不构成违法行为,然而这无疑是属于违规行为。 由于学生并不属于有偿工作之定义下的劳动者,故其权益不受《劳动合同法》之规制保护。 唯有教师在类似情况下才能被视为加班人员,而如果学校未依法支付其应得的加班薪酬,那么他们有权将此事投诉至当地劳动部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学生也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以学校不放假可以向当地教育主管机构投诉。 二、国家法定节假日餐饮员工工资怎么算 在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期间,对于餐饮行业的员工薪酬如何计算,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员工在此期间需要进行加班工作,那么用人单位必须依据相关法规,向员工支付不低于其个人日工资或者时工资的三倍金额作为加班费用。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先将员工的月度工资收入进行计算,然后再以这个数值除以月计薪天数(通常情况下为 21.75 天)即可得出员工的日工资数;而小时工资的计算方式更为简单,即为员工的月度工资收入先是除以月计薪天数,最后再乘以 8 小时就可以得到该员工的小时工资额度。举例来说,假如某位员工的月度工资是 5000 元人民币,那么他的日平均工资大约就是 229.89 元人民币。况且,在法定节假日中加班一天的话,应该从用人单位那里获取到的加班工资约为 689.66 元人民币。但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一点是,用人单位是绝对禁止使用调休等其他方式来替代支付法定节假日期间的加班工资的。如果有任何用人单位违反了上述规定,那么员工都有权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我国全民享有以下法定节假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分别休息1至3天。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和纪念日为部分公民设立的假期,女性、14至34岁公民、未满14周岁儿童以及现役军人可享受半天至一天的休息。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