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欠债收到恐吓短信怎么办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欠债收到恐吓短信怎么办 可以报警。如果是暴力催债的行为一般是不合法的,如果他人利用恐吓威胁的手段,或者来损害他人身体名誉或财产的方式来进行催债的话,我们可以在法院进行起诉,也可以报警处理。只要是以加害他人权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项威胁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的都算恐吓威胁。 《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第二十九条 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应当以合法、适当方式为逾期借款人提供还款提醒服务。 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和外包机构进行债务催收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或其他违法行为来损害他人的身体、名誉或者财产; (二)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和生活; (三)使用误导、欺诈、虚假陈述等手段,迫使借款人清偿债务; (四)向公众公布拒绝清偿债务的借款人名单,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除外; (五)向债务人、担保人以外的其他人员进行催收; (六)其他以不合法、不公平或不正当手段催收债务的行为。 二、欠债收到恐吓短信怎么解决 当您收到还款催款的威胁性短信时,应毫不犹豫地选择向警方报告该情况,并在同一时间内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以履行您的负债责任。 同时,债权人在追索其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使用合适的手段来进行催收。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倘若遭遇暴力催收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属于非法行为,若有人试图通过恐吓威胁的途径,或者用破坏他人名誉、财产的恶行实施催收,我们有权向法庭提起诉讼,当然,同样可以选择报警处理。凡是对他人权益,乃至公共利益造成伤害威胁的行为,从而引发他人内心恐惧与不安的现象,皆可被视为恐吓威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