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危险驾驶罪有时效期吗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一、危险驾驶罪有时效期吗

危险驾驶罪具有时效性。此种犯罪类型追诉时效期间的具体设定需依据法定刑中最严重之情况予以判定。对于此类犯罪,明确规定了拘役以及罚金作为其中的对应惩罚措施。拘役之期限为1个月至6个月不等。考虑到危险驾驶罪最高法定刑尚未达到5年有期徒刑这一标准,故其对应的追诉时效期限为5年。换言之,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时开始计算,倘若经过长达5年的时间仍未被察觉或发现,那么该犯罪分子通常将不会面临刑事责任的起诉。然而,如若公安部门已立案进行调查,或是已经接受人民法院对于相关案件的受理,犯罪分子出于逃避调查或审讯的心态而选择逃脱时,这类行为便无法享有追诉时效的保护。若被害人能够在追诉期限之内提出控诉,那么不论这些机构何时立案,均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危险驾驶罪有时效性,追诉时效依据法定刑最高情况判定。该罪对应拘役(1-6个月)和罚金。因最高刑未达5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5年。若5年内未被发现,通常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公安立案、法院受理或被害人追诉期内控诉,则不受时效限制。

二、危险驾驶罪的定刑是什么

对于危险驾驶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形所构成的犯罪事实:

首先,追逐竞驶而情节严重恶劣者;

其次,基于醉酒状态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

情节恶劣的判断标准限制了追逐竞驶行为可能受到的刑事制裁。

所谓追逐竞驶,是指向特定方向或目标的汽车加速、超速行驶,随意抢占和超越其他车流,频繁变换车道,压榨逼近前方车辆的驾驶行为。

针对醉酒驾车者来说,当其体内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或超过80毫克/100毫升时,即可被作为判定为醉酒驾车者的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危险驾驶罪什么情况能缓刑

决定危险驾驶罪能否适用缓刑,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与研判。通常而言,若涉及到的犯罪情节轻微,例如血液内酒精浓度较低、并未导致任何形式上的交通意外事件发生,并且被告人能够端正自身的认罪态度,符合法定缓刑条件,包括犯罪行为较轻、具备悔罪表现、无重新犯罪之可能性以及判决缓刑后不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那么便存在被法院判处缓刑的潜在可能性。此外,对于被告人历来表现出的行为特征、是否首次触犯相关法律规定、是否出现主动自首或者立功等积极弥补过错的情形等等,无疑将极大地影响到缓刑适用的最终结果。值得一提的是,鉴于每个事例均具有各自独特而复杂的背景和情境,法院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必然需要依据具体事例进行精准权衡与考量。

危险驾驶罪有时效性,追诉时效依据法定刑最高情况判定。该罪对应拘役(1-6个月)和罚金。因最高刑未达5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5年。若5年内未被发现,通常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公安立案、法院受理或被害人追诉期内控诉,则不受时效限制。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3: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