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贪污罪哪些适用缓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贪污受贿辩护 |
解答 |
一、贪污罪哪些适用缓刑 对于贪污罪是否适用缓刑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综合考量诸多复杂因素。 通常而言,在满足某些特定条件下,如犯罪者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相对轻微,具有深厚的悔罪表现,无再次犯罪之危险,并且缓刑执行不会给其居住社区带来明显的负面冲击效应,那么法庭就可依法判处缓刑。 诸如贪污金额较低,如数退还赃款,主动如实供认自身罪行,并且案发之前一直保持良好行为,所在社区也愿意对其进行监督改造等情形,都可能成为法院决定是否适用缓刑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贪污罪是否适用缓刑需综合考虑:如犯罪者被判拘役或三年以下徒刑,情节轻微,悔罪深刻,无再犯风险,且缓刑不影响社区,法院可判缓刑。 贪污金额小、退还赃款、自首、社区监督等均为参考依据。 二、贪污罪哪些情况不能判缓刑 在针对贪污犯罪的审判过程中,如出现如下情形,则不可能被判处缓刑: 一是未缴清赃款且其本人并无任何悔改之意与实际行动的; 二是犯罪动机极端卑劣、手段过于残忍,或是所涉赃款被用以进行投机倒把、走私贸易、赌博乃至其他非法活动的; 三是在共同犯罪中,个人行为严重影响整体犯罪情节,甚至成为主犯,或者同时触犯多条法律法规的; 四是曾经因为经济违法犯罪行为而受到过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罚的; 五是犯罪行为给国家、集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对下列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一)犯罪行为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二)没有退赃,无悔改表现的; (三)犯罪动机、手段等情节恶劣,或者将赃款用于投机倒把、走私、赌博等非法活动的; (四)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或者犯有数罪的; (五)曾因经济违法犯罪行为受过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的; (六)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款项和物资,情节严重的。 三、贪污罪哪些情况终身监禁 关于贪污罪被处以终身监禁的状况,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形:第一种是贪污数额巨大并且给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带来了极端重大的伤害,进而被判决予以死刑缓期执行;第二种则是贪污数额高达三百万人民币或更多时,法院将其判定为属于"金额特别巨大"的范畴。至于"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带来了极端重大的伤害"这一表述,通常是指贪污行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例如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停滞不前、重大民生项目无法顺利持续推进等等。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具体罪犯的确罪及量刑,需要综合考虑到贪污的金额、罪行的恶性程度、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罪犯本人的悔罪表现等多个关键要素。 贪污罪是否适用缓刑需综合考虑:如犯罪者被判拘役或三年以下徒刑,情节轻微,悔罪深刻,无再犯风险,且缓刑不影响社区,法院可判缓刑。 贪污金额小、退还赃款、自首、社区监督等均为参考依据。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