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长收孩子的压岁钱犯法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一、家长收孩子的压岁钱犯法吗 父母向子女发放“红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该行为具有赠予的特性,因此,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便产生了一份具法律效力的赠予合同关系。当子女接收到这份礼物后,赠予合同便依法生效,除非子女自愿将其作为零花钱上交至家长处,否则任何家长强行要求索回、没收或挪用子女压岁钱的行为皆为违法,最多只能视为家长代为保管,但仍然需要教子女正确管理这笔款项。 然而,由于部分子女仍处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时期,尚无法独立运用自己的压岁钱,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家长而言,可以选择先帮孩子保管这笔款项,在这个基础上,指导他们如何规划和利用这笔资金。 《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家长收孩子压岁钱是否是犯法的 在法律层面上,父母接收并管理孩子的压岁钱通常并不构成犯罪,前提条件即为他们所采取的行动是为了保护和保障孩子的相关权益。 然而,若情况并非如此,即父母在未遵循以上原则的情况下擅自支配或侵吞了孩子的压岁钱,那他们的这种行为便会被视为违法行为。 另外,如果父母在管理过程中导致孩子的财务受损,他们也需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