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挪用资金罪共犯应如何处理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挪用资金罪共犯应如何处理 对于挪用资金罪的共犯,应当依据他们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 若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到主导性作用,那么通常会被判定为主犯,需要承担更为严厉的刑事责任; 反之,如果仅仅是起到了次要或辅助性的作用,那么有可能会被认定为从犯,并依照法律规定予以从轻、减轻处罚甚至是免除处罚。 而具体的量刑标准将综合考虑到挪用资金的金额、用途、是否归还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多方面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二、挪用资金罪缓刑 挪用资金罪,旨在对公司职员、企业员工及其他同等级人士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挪用所在单位之内部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或向外贷款于他人,且所涉金额达到某种特定的限度,时间跨度超过满3个月尚未归还,亦或是虽然未超过3个月,但具体数额足以支持进行商业活动,或者从事违法活动者的行为依法制裁。该罪名主要针对的社会现象是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私自挪用公款进行个人用途或非法交易。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若挪用资金超过3个月仍未返还,且所涉及金额大于人民币3万元但不超过5万元的,其行径将以拘役罪论处;当涉及金额达到人民币5万元时,则将会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同理,如果罪犯所挪用的资金数额在3万元至5万元之间并由此获得盈利,那么他将会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即拘役,而如果犯罪金额超过了5万元,将会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随着立法金额的不断增长,其刑期也会随之延长。 此外,针对那些通过挪用资金从事非法活动的罪犯,根据相关司法部门发布的指导文件,如果他们的犯罪金额在1.5万元到2万元之间,他们将会被判拘役,然而,当他们的犯罪权力达到2万元的时候,他们就有可能面临有期徒刑6个月的判决。需要注意的是,每位犯罪分子每增加犯罪金额3500元,刑期就会相应地增加一个月。 在另一方面,如果罪犯擅自挪用资金的金额达到了人民币30万元或者其犯罪所得超过了人民币3万元但是未能返还,按照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他们将会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如果每增加挪用资金金额8500元或未返还的部分增长4500元的话,刑期将会随之增加一个月。《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挪用资金罪9万追诉时效有多长 在我国刑法中规定,对于犯下贪污或职务侵占等挪用资金罪且涉案金额较大的罪犯,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诉讼时效通常设定为五年时间。 然而,如果涉及到挪用资金价值高达九万元人民币这样的情况,那么这几乎可以肯定算是涉案金额的“数量较大”。 在此基础上,追诉时效是从罪犯实施首次犯罪之日起开始计算;倘若这个犯罪行为呈现出连续性或持续进行的特点,那么则会从整个犯罪过程结束之后的那一天开始计算。 另外,一旦由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正式展开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依法正式受理事例后,只要罪犯选择躲避侦查或逃避审判,就将不受上述追诉时效的约束。 至于被害方,只要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向有关部门提出控诉的请求,即便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因种种原因未能立即做出立案决定,也仍旧能够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对于挪用资金罪的共犯,应当依据他们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若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到主导性作用,那么通常会被判定为主犯,需要承担更为严厉的刑事责任;反之,如果仅仅是起到了次要或辅助性的作用,那么有可能会被认定为从犯,并依照法律规定予以从轻、减轻处罚甚至是免除处罚。而具体的量刑标准将综合考虑到挪用资金的金额、用途、是否归还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多方面因素。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