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挪用资金罪10万元属较大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挪用资金罪10万元属较大吗 通常情况下,挪用资金10万元的量刑程度被视为数额较大。 挪用资金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它主要涉及到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资金擅自挪作他用,或者借给他人使用,且数额较大,超过了三个月仍未偿还; 或者虽然没有超过三个月,但是数额较大,用于营利活动,或者从事非法活动等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中的相关规定,如果挪用本单位资金的数额达到了十万元以上,并且超过了三个月仍未偿还; 或者虽然没有超过三个月,但是数额达到五万元以上,并用于营利活动,或者从事非法活动的,都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 〔挪用资金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三)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三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归个人使用”: (一)将本单位资金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二)以个人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三)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挪用资金10万以上,属数额较大,构成挪用资金罪。该罪指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擅自挪用资金归个人或借他人,数额较大且超三月未还,或不足三月但用于营利、非法活动。依相关规定,达此标准即应立案追诉。 二、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倘若公司、企业或其他有关组织、机构中的职业人员趁职务之便,擅自挪用本单位资金,以供私自使用或向外借贷给他人,只要涉款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期限累积超过三个月尚未偿还的,或虽未超过此期,然而涉款金额相对较高且用于盈利活动,或者涉及非法行为,都可能被视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涉嫌构成挪用资金的罪行。 若是存在下述任意一种情况,将面临相应的起诉: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之间,已经超过了三个月仍未归还; 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之间,却用于从事盈利活动; 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之间,用于非法活动。 一旦触犯刑法典中针对该犯罪行为的规定,被告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严厉处罚。 此外,如果被告所挪用的本单位资金数额极其庞大,或者尽管涉及的金额不算太大但是没有予以退还,那么其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刑罚措施,例如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对于那些涉案金额极为巨大的被告,则有可能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挪用资金罪天津量刑标准是什么 在我国天津地区,对于"挪用资金罪"的量刑标准,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相关法典来加以规定和执行。若行为人将挪用的资金用于非法活动,如参与赌博等行为,涉案金额达到六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以上时,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而当其涉案金额高达两百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以上时,即被视为数额巨大,则会被判处三年至七年之间的有期徒刑。 如果行为人将挪用的资金用于盈利性活动,又或是超过三个月尚未偿还,只要涉案金额达到十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以上,亦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的处罚。倘若其涉案金额达到四百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以上,那么此即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需接受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然而,在实际判刑过程中,我们必须全面考虑挪用资金的数额大小、款项用途、是否偿还以及犯罪者的自首表现等等多项因素。 挪用资金10万以上,属数额较大,构成挪用资金罪。该罪指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擅自挪用资金归个人或借他人,数额较大且超三月未还,或不足三月但用于营利、非法活动。依相关规定,达此标准即应立案追诉。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