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时,财产归另一方的约定是否有效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一、离婚时,财产归另一方的约定是否有效 在您离婚时,婚姻存续期间的约定被视为有效且受到法律保护的。 当您在离婚之时签署的离婚协议,同样也具备了不可忽视的法律效应。 对于夫妻之间的任何约定,只要这些约定遵循法律法规,体现了双方的真实意愿并且以书面形式呈现,那么它们都将享有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第一千零六十五条明文规定,男女双方有权在婚姻持续期间内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拥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拥有等情况。 这些约定应采取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若未做出这样的约定或者履行此类约定不确定,则适用《民法典》中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在此基础上,夫妻间关于婚姻持续期内所获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他们彼此而言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二、离婚时,财产转移怎样处理 关于夫妻离异时财产转移问题的处理办法如下: 首先,在婚姻破裂之前,即财产分割开始前,如果有一方实施了非法转移财产的行为,而此时被另一方尚未进行相关法律程序或者法律程序已启动但尚未进入审判环节,那么此时发现这一情况者,有权向司法机关申请对对方的财产进行财产保全措施。 其次,在离婚手续办理完毕且财产分割已经完成后,如果有人在过去的离婚过程中才发现对方曾经有过财产转移的不法举动,他们可以自知晓真相的当天算起,经过三年的有效时间内,随时向法庭提出重新分割财产的诉讼请求。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八十四条 当事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