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罪犯不可取保候审 |
分类 |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
解答 |
一、哪些罪犯不可取保候审 对于累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对侦破工作具有重大妨害作用参与者而言,利用自伤、自残等手段逃避刑事责任调查的犯罪嫌疑人和那些涉及严重暴力犯罪及其它严重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通常不具备可取保候审的资格。 例如,对于那些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可能面临严重刑法惩罚的犯罪嫌疑人员实施的取保候审可能会对社会安全产生潜在威胁,因此这类情况通常难以获得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逮捕的条件】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累犯、犯罪集团头目及严重妨害侦破者,若以自伤自残逃避追责,或涉及严重暴力等重罪,通常不享有取保候审权利。此类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取保候审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故多难获批准,确保法律威严与社会稳定。 二、哪些罪犯不适用缓刑 针对被判处罚金、3年内刑期以下的罪犯群体,在满足以下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我们有权对他们进行缓刑判决。 这些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1.犯罪情节轻微; 2.犯罪者有明确的悔过之意; 3.其再次犯罪的风险较低; 4.缓刑判决不会给其所在社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年龄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正在孕期的女性以及年满75周岁的老年人,我们将优先考虑对他们进行缓刑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三、哪些罪犯不得减刑 在我国严谨的刑事法规之中,我们对于各种罪犯的处理,尤其是关于他们可能须面对的减刑环节,有着明确而明确的规定。首先,对于被宣布判以死刑并暂缓执行的那些犯罪人员而言,在其暂缓执行期间若再度犯下严重罪行,经查明属实后,将直接判处死刑,不再适用任何形式的减刑。其次,对于那些在先前犯罪中被评定为累犯身份,并且涉及到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纵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是参与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罪犯,一旦被判处了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漫长刑期,将会被剥夺假释资格。然而在此之外,我们仍然可以根据这些罪犯在监狱中的实际改造状况、个人表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对其进行适当的减刑处理。最后,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那些未能满足减刑条件,例如没有认真遵循监狱的纪律规定、未能积极接受教育改造,或是并未展现出真正的悔过表现甚至是立功表现的罪犯,都不得获得减刑的机会。总的来看,减刑的认定过程是非常精确而复杂的法律流程,需要根据每个事件的具体事实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严谨细致的审查与判断。 累犯、犯罪集团头目及严重妨害侦破者,若以自伤自残逃避追责,或涉及严重暴力等重罪,通常不享有取保候审权利。此类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取保候审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故多难获批准,确保法律威严与社会稳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