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护权纠纷管辖规定有哪些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一、监护权纠纷管辖规定有哪些 监护权争议通常由被监护人住所地基层法院审理。但实际中,住所地与常居地常不同,应特殊考虑。此时,应由常居地基层法院处理,以便更好地了解被监护人生活状况和需求,作出公正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二、监护权纠纷诉讼时效有多久? 监护权纠纷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在监护权纠纷中,要注意及时主张权利,避免超过诉讼时效而导致权利难以得到法律保护。如遇特殊情况导致时效中断或中止,需依法进行处理。总之,了解并把握好诉讼时效,对维护自身在监护权纠纷中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三、监护权纠纷管辖规定具体是怎样的 监护权纠纷一般由被监护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确定监护关系的,适用未成年人住所地法律;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确定监护关系的,适用该成年人住所地法律。如果被监护人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总之,确定监护权纠纷的管辖法院要依据被监护人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等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监护权纠纷一般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监护人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是为了便于法院了解被监护人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从而做出更合理的裁判。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