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诈骗罪出纳有什么责任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合同诈骗罪出纳有什么责任 在涉及到合同诈骗罪的案件中,倘若出纳人员明知所在的单位或者他人正在从事诈骗活动,却依然选择参与其中的财务操作,例如接收到骗取而来的资金并将其转移,那么他极有可能会被判定为共犯。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所谓的共同犯罪,是指两个及以上的自然人或者法人之间,基于共同的犯罪意图和目的,而实施的刑事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出纳人员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为的刑事性质有清晰且明确的认识,并且在主观上存在着故意的心态,才能够被认定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二、合同诈骗罪单位犯罪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单位并不属于贷款诈骗罪的适格主体。 若单位实施了相关的诈骗行为,则会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在此情况下,合同诈骗罪通常是由具有行为能力的个人或组织在从事相关经济活动时,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侵犯对方当事人权益,诈骗其巨额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对于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犯罪,司法机关将依据法律法规,对犯罪单位予以罚款的惩戒,并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管理层及直接参与诈骗行动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对应的刑事审判。 倘若行为人之行为以非法占有为唯一目的,通过虚假陈述,进而从银行或其他相关金融机构获取了大量贷款,那么依据法律,该行为将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监禁,外加二万元至二十万元的罚金处罚。 然而,如果犯罪分子的涉案金额甚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酷恶劣的情节,那么他们将会面临更为严厉的惩罚,包括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以及五万元至上五十万元不等的罚款; 如果行为人犯案情节极其严重,可能还会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以及五万元至五十万元不等的罚款,甚至可能被没收所有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规定有哪些标准 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于合同诈骗罪中“数额较大”的衡量标准,通常以二万元人民币作为起算点。 合同诈骗罪,主要指在签订及履行合同环节中,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实施欺骗手段获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违法行为。 在实际司法操作中,对犯罪数额的判定将全面考虑诸多因素,如直接的财物损失以及预期可得利益的损失等。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治安状况存在差异,因此在上述标准范围内,各地有权自行设定并执行适合本地情况的具体数额标准。 若您遇到此类案件,建议结合具体案情以及当地司法机构的相关规定进行精确判断。 涉及合同诈骗罪的案件中,若出纳明知单位或他人诈骗仍参与财务操作,如转移骗款,可能被视为共犯。依据《刑法》,共同犯罪指两人及以上基于共同犯罪意图实施的违法行为。出纳需清晰认识行为性质,主观故意才需承担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