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东不履行股东会决议如何诉讼 |
分类 | 公司经营-公司经营纠纷 |
解答 |
一、股东不履行股东会决议如何诉讼 股东不履行股东会决议引发的诉讼路径探讨 关于股东未能履行其在股东大会所做出决议的情况下是否具有被起诉的资格,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1、若原告方作为该事件的直接利益攸关者,并且已经明确知晓需要针对何人为被告、对于仲裁请求及实际情况与理由均已清晰明了,同时也符合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受理标准及其管辖权范围,那么便具备提起诉讼的资格; 2、反之,如果无法满足上述所有条件,则法院将不会接受原告的起诉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股东不执行股东会决议如何申请强制执行 若股东不执行股东会决议,可通过以下途径申请强制执行。首先,需明确股东会决议的合法性与有效性。若决议符合法律规定及公司章程,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执行申请。申请时应提交股东会决议、相关证据以及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等材料。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若符合条件则立案执行。执行过程中,法院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以确保决议的执行。同时,也可对股东进行罚款、拘留等处罚,若构成犯罪,还可能追究其刑事责任。但需注意,申请强制执行需在法定时效内进行,且应确保执行依据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三、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如何追究责任 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可采取以下措施追究责任: 首先,公司可向该股东发出催缴出资通知,要求其在合理期限内履行出资义务。若股东仍未履行,公司可通过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但需符合法定条件,如该股东已完全未履行出资义务等。 其次,其他已足额出资的股东可代表公司向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究违约责任,要求其承担未出资部分的利息等损失。 再者,公司债权人在公司不能清偿债务时,可请求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总之,对于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公司及相关方可依据法律规定,采取多种方式追究其责任,以维护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股东未履行股东大会决议,可被起诉。条件:原告为直接利益攸关者,明确被告、请求及事实理由,符合法院受理标准和管辖权。如果无法满足上述所有条件,则法院将不会接受原告的起诉申请。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