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失犯罪哪些负刑事责任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过失犯罪哪些负刑事责任 关于过失犯罪,法律明确规定,只有当其应承担刑事责任时,方有此责任之约束。而过失犯罪主要包含两种类型,即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前者是指行为人本应对自身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社会的后果有所预见,然而由于疏忽大意未能做到这一点,最终导致了该种结果的出现;后者则是指行为人已经意识到自身行为可能引发危害社会的后果,却又过分相信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加以规避,从而导致了该种结果的发生。以交通肇事罪为例,若驾驶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进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致使他人重伤、死亡或使公共财产及私人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便构成了过失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过失犯罪的认定标准及量刑 认定标准: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量刑方面: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可能处免于刑事处罚。如果是在公共安全领域造成严重后果的,如交通肇事致多人死亡等,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例如,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因疏忽大意未观察路况导致撞人,若仅致一人轻伤且积极赔偿,可能处拘役或缓刑;若致多人死亡,则可能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量刑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来确定。 三、过失犯罪哪些情况可不负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中,以下情况可能可不负刑事责任:一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这种情况下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未达到应受刑罚处罚的程度,可不以犯罪论处;二是在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导致的过失犯罪中,行为人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而造成危害结果,主观上没有罪过,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例如,医生在正常诊疗过程中,因突发地震导致手术器械掉落并误伤患者,医生对此可不承担刑事责任。需注意,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综合判断。 法律规定,过失犯罪仅在应负刑责时成立,分疏忽与过信两类。疏忽者未预见行为危害,致不良后果;过信者预见却轻信能避免,终致危害。如交通肇事,违规驾驶致重大事故,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即属过失犯罪。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