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法中的赔偿金有哪些种类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合同 |
解答 |
一、劳动合同法中的赔偿金有哪些种类 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涉及到赔偿金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若用人单位未能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加班费用或经济补偿等款项,则需按照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之间的比例,额外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赔偿金;而对于用人单位在未经合法程序的前提下单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则需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二、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如何计算 若需对劳动合同进行解除,关于赔偿金的计算方法通常为参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执行。经济补偿通常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供职的时间长短来确定,只要劳动者在公司供职满一年,便可获得一个月的薪资作为补偿。然而,若供职时间长达六个月但不足以一年,则应按一整年来算;如供职时间较短,仅有六个月以下,则须向劳动者给予半个月薪资的经济补偿。所谓的月工资,即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之前过去的十二个月内所获得的平均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劳动合同法多久签一次 劳动合同签订周期法规无统一标准,首次确立劳动关系需签合同,后续是否延续及周期由双方协商。劳动者连续签两份固定期限合同且无过错,第三次应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超一个月未满一年未签书面合同,需按月付员工双倍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中的赔偿金主要有以下几种: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的,用人单位要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