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
分类 | 征地拆迁-土地承包 |
解答 |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如何妥善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纠纷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之妥善处理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首先,双方当事人可通过友好协商途径予以解决纷争; 其次,如有需要,当事人亦可寻求第三方调解之人或组织,以平息纠纷;再者,若有争议不愿通过前述两种方式解决,则可诉诸于更为严肃的法律程序——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最后,若前述途径仍无法取得满意结果,当事人可依据纠纷事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五条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属于什么案件 若涉及到权属之争的情况,那么这便符合了行政案件的范畴; 但若主要冲突在于承包合同或者承包经营权等问题上,如承包合同纠纷、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等等,那么这些案件便将归属于民事范畴之内。 具体来说,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承包合同纠纷,即围绕着承包合同条款所产生的争议; 其次,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所以与承包经营权受到侵害有关的纠纷也在此列; 再次,是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也就是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过程中所引发的争议; 紧接着是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最后,承包经营权的继承也是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一部分。 而当我们提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本身时,它其实包括了以下几项重要权利: 第一,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和收益的权力,同时还有权在合法范围内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及处置货物; 第二,依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交换或转让; 第三,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 第四,若承包地上的权益因为征地、建房或者其他行为而遭受损害,相关当事人可依法获得合理的补偿; 第五,除此之外,相关法律规章也对该权利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界定。《民法典》第三百三十九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是多少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其适用的乃是一般的三年普通诉讼时效期限。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该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点是从权利人自我感知或应当知晓自己的权益遭受侵害或是对义务人员即责任人有知悉之时开始计算。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涉及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事例中,若存在着持续性侵权行为的情况,那么诉讼时效便应从侵权行为彻底终止之日起再行启动计算。除此之外,在某些特定情境之下,譬如当事人一方主动提出要求或者表示愿意履行相应义务,此时诉讼时效将会被暂时中断,并从中断及相关程序结束之时起,诉讼时效的期间将再次得以重新计算。同样地,倘若出现诸如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情况,诉讼时效也会因此而暂时停止计算,直至阻碍时效运转的原因得到消除后,经过整整六个月的等待期,诉讼时效期间才可再度期满。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友好协商、第三方调解、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仲裁、直接提起诉讼。尝试友好协商;考虑第三方调解;若仍无法解决,可申请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仲裁;如仍不满意,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