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签劳动合同出现工伤怎么赔付的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赔偿标准 |
解答 |
一、未签劳动合同出现工伤怎么赔付的 在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却实际存在劳动关系的状况下发生工伤事故时,员工应当首先向有关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经过确认为工伤之后,相应的赔偿范围涵盖了医药费用、康复治疗费用、住院期间的伙食补贴费用、乘车/住宿/餐饮费用及相应的辅助器具购置费用等等。 假如因工伤致残,除上述赔偿外,还将得到一笔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 而当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时,将会获得一次性的工伤医疗补助金以及一次性的伤残就业补助金。 然而,在进行赔偿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能需要先行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来确认双方的劳动关系。 此外,如果雇主未能与员工签署劳动合同,那么他们还可能要承担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 至于工伤赔付的具体数额和标准,则会依据工伤的严重程度、员工的薪资水平以及当地的相关法规政策来予以确定。 二、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是多久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的诉讼时效为多久 依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未签署书面劳动合同情况下请求支付两倍工资的维权追诉期限为一年内。 具体而言,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条款细则,对劳动争议提出仲裁申请的法定时效期间为自当事人知晓或确切应知自身权益遭受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且该仲裁时效为期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未签劳动合同口头辞职后可有补偿 未签署劳动合同情况下,口头辞职后是否享有赔偿权益 1、劳动者有权诉求企业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以及未签订合法劳务合同时应支付的双倍工资额度。 根据相关法规,经济赔偿金的标准是依据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来确定的,每满一年则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金额(若满足六个月但不足一年的情形,则按照一个整月计算;而对于不足六个月的情况,将视为半个月)。 至于未签订合法劳务合同时所需支付的双倍工资部分,则是从劳动者正式入职的第二个月开始算起,到每个月的实际工资标准的两倍为止(累计计算的时间上限为十二个月),支付金额时应先扣除公司在此期间已经支付过的相应部分。 2、此外,劳动者还可以依法请求法律机构介入,以促使企业承担为其补缴劳务关系存续期间内的社会保险费用的责任。 当雇主自雇佣员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超过一年仍未与劳动者签署书面劳务合同的情况下,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相当于额外两个月工资的金额。 如果雇主违反了此项法律规定,未能与劳动者达成无固定期的劳务协议,那么他今后必须每月对劳动者支付相当于额外两个月工资的金额,直到双方达成无固定期的劳务协议之日为止。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了解了未签劳动合同出现工伤怎么赔付的之后,我们还需关注一些相关问题。比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证明劳动关系,这是获取工伤赔付的关键一步。像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都可作为证明材料。另外,在未签劳动合同且发生工伤时,还可能涉及到用人单位故意隐瞒或逃避责任的情况。面对这些复杂的状况,如果您对于未签劳动合同工伤赔付的具体金额计算、相关证据收集,或者遭遇用人单位逃避责任不知如何应对等问题存在疑问,那么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我们的专业人员会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