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怎么赔偿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合同 |
解答 |
一、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怎么赔偿 如雇主违反合约规定,员工权益受损时,可以追究的主要责任和赔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倘若雇主无理解除或终止劳工合同,那么员工有权请求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款。 而关于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是依据员工在本企业内的工作时间长度,每满一年即支付相当于一个月的薪资标准作为对员工的补偿。 第二种,如果雇主未能按照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或者劳动环境、拖欠薪资、没有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等行为,导致员工选择解除合同,那么雇主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给员工。 第三种,假如雇主违反了服务期条款的约定,则需要按照约定向员工支付违约金。 但是,违约金的金额不能超过雇主提供的培训费用总额,同时也不能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具体的赔偿数额需要根据您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进行详细评估和确认。 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可以辞职么 在遇到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劳动者能否选择辞职?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企业违法了劳动法律法规,即使如此,员工仍然不得随意地宣布终止与公司之间的雇佣关系。 但是,假设所有条件符合相关法律要求的前提下,员工仅需提前一个月向其用人单位发出书面通知即可结束与该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员工若想提前30日提交离职申请,无需获得用人单位的任何批准,便可正式离开工作岗位。 值得指出的是,员工在试用期内如果决定离职,只需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告知用人单位,这时,用人单位有责任及时结清并支付工资,并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您可依据上述条款,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向单位发出通知就可以走人了。 收起更多 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赔偿标准是什么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其补偿标准如何确立? 通常情况下,对于雇佣关系结束后的赔偿计算方式是依据员工在公司所服务年限来确定具体金额,即每工作满一年便可获得一个月的相应薪酬作为补偿。 若服务期未达到一整年且已超过半年,则同等视为一年,可以获得一个月的薪酬补偿;反之,如服务期仅持续不足六个月,同样可以获得半个月的薪酬补偿。 然而,若因公司的不当解职行为导致了合同提前终止,赔偿标准则需要翻倍。 但是,无论何种情况,补偿总额都不应超过过去12个月内所领取的薪资总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当我们探讨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怎么赔偿时,这背后还有许多与之紧密相关的法律要点需要了解。例如,员工在争取赔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证据收集难题,怎样的证据才能有力证明用人单位的违约行为,这对于赔偿诉求的实现至关重要。同时,赔偿的计算方式也并非一目了然,除了合同约定的直接赔偿金额,可能还涉及因违约造成的间接损失,像员工失去的职业发展机会等难以量化的损失如何合理计算到赔偿当中。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的情况,对赔偿相关的各种复杂问题感到迷茫,不用纠结,直接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的法律人士会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