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挪用资金罪的判决结果有哪些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挪用资金罪的判决结果有哪些 挪用资金罪的判决结果主要依据挪用资金的数额以及情节等要素来加以确定。 通常来讲,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倘若挪用本单位资金的数额较为巨大,那就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要是数额特别巨大,就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数额巨大”一般指挪用资金的数额处于三百万到一亿元这个范围;“数额特别巨大”通常是指挪用资金的数额在一亿元以上。 倘若挪用资金是用于诸如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不管数额大小,都必须追究刑事责任,并且量刑会相对更重。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还会把犯罪人的认罪态度、退赃情况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考量,进而对判决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总之,挪用资金罪的判决结果存在一定的灵活性,需要依据具体的情形来进行判定。 二、挪用资金罪是公安机关主动查还是需要报案 挪用公款罪的侦查启动由公安机关主动发起还是需报案者自行举报 这两种情况都是完全存在的可能性。 若涉及公司财务问题并可能会构成挪用资金罪,那么相关案件就应当被提交至公司所在地的警方机构进行举报和处理。 至于涉及到挪用资金罪的刑事案件,在法律规定中明确规定该类案件须由公安机构进行全面调查和侦破工作。 须注意的是,由于刑事案件一般应该由犯罪地的公安机构辖管,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能由上级公安机构管辖。 而挪用资金罪,则是对一些特殊群体的法律约束,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存在滥用职权嫌疑,擅自挪用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内部资金,为个人利益或者非法目的进行支配使用,从而达到既定数额标准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联系 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主要体现于:二者所侵犯的犯罪对象存在差异,前者针对的是单位的财物,涵盖了金钱等多种形式,而后者则仅仅侵犯了单位的资金; 同时,二者所侵犯的客体亦有所不同,前者对单位财物的所有权进行了侵害,使得行为人能够持续占有该财物;相对之下,后者则着重侵犯了资金的使用权或收益权; 再者,犯罪的目的也各有侧重,前者旨在永久持有,而后则是非法获取占用。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若公司、企业或其它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滥用职权之便,将本单位的财产非法据为已有,且累计金额达到较大标准,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金;情节严重者,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严厉惩罚;如果数额特别巨大,则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以及同样程度的罚金。 至于职务侵占罪的具体构成要件,应当包括: 1、犯罪客体为公司、企业或其它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在客观上,犯罪行为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优势和便利条件,侵吞本单位财产,且数量特别大; 3、作为犯罪主体的并非普通公民,而是公司、企业或其它单位的在职员工; 4、主观上必须是明确具备直接故意,并带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它单位财产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当我们了解挪用资金罪的判决结果有哪些时,需要明白这背后还关联着一些其他重要因素。挪用资金的数额大小是判决结果的关键考量因素之一,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数额特别巨大所对应的量刑幅度有很大区别。同时,资金的用途也会影响判决结果,是用于非法活动,还是营利活动或者其他活动,都会在法律判定中有所体现。如果你在工作中涉及到资金管理方面的事务,担心不小心触及挪用资金罪的相关风险,或者对于该罪名的其他细节如追诉时效、从宽情节等还存在疑问,那么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