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挪用公款后不想归还定什么罪 |
分类 | 刑事辩护-贪污受贿辩护 |
解答 |
一、挪用公款后不想归还定什么罪 挪用公款后不想归还,有构成贪污罪的可能。 挪用公款指国家工作人员凭借职务之便,将公款挪作私用,包括用于非法活动,或挪用数额较大用于营利活动,亦或是挪用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 贪污罪则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方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若挪用公款后存有非法占有公款的意图且拒不归还,便符合贪污罪的构成条件。 然而,具体情形需依据案件实际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考量。 总之,此类行为严重违背法律规定,必定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 二、挪用公款后归还是否会被起诉? 挪用公款之后归还是否仍将面临起诉的问题? 倘若有人已将挪用的公款悉数归还原有账户,但其所涉金额超出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规定的法定标准,那么此种情况便应视为严重犯罪行为而启动刑事立案程序并展开调查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以下三类情形皆应被认定为符合立案标准: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且未作他用,但截留在账目上的金额达到了五千元至一万元人民币,用以从事各种违法活动; 2.同样是挪用公款行为,若金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人民币之间,并且账单上记录的款项是用于私人谋取利益和营利活动的; 3.所有涉及挪用公款的案件中,只要金额达到了一万元至三万元人民币,并且款项已经拖欠长达三个月未作归还的现象发生,都应立即警惕并介入到相应的司法诉讼程序当中。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三、挪用公款后取保候审后面的流程怎么走 挪用公款后取保候审后的流程须如何进行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取得保释候审批准之后,公安机关有可能会继续对该案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侦查工作;随后,侦查结束并将相关指控资料移交至检察机构审查;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由检察官依法作出是否向法庭提出正式的公诉请求的决定;如果得到了法庭的受理,那么诉讼程序将会在法定的期限之内完成。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当探讨挪用公款后不想归还定什么罪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背后还涉及其他相关问题。挪用公款本身就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若不想归还,除了面临挪用公款罪,还可能根据公款的用途、挪用的数额等情况加重处罚。例如,挪用公款用于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且拒不归还,在量刑上会更加严厉。而且,这种行为还会对单位的正常运营和公共利益造成极大损害,涉及的财务审计、资金追讨等一系列问题也相当复杂。如果您对挪用公款相关的法律认定、量刑标准或者有类似的法律疑惑,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您详细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