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男女法定结婚的年龄是多少 |
分类 | 婚姻家庭-结婚 |
解答 |
一、男女法定结婚的年龄是多少 我国关于男女法定结婚的年龄规定是多少? 在国家法律中,明确规定了男女适宜的结婚年龄段,男性不可早于二十二岁,而女性则须年满二十周岁方可。依据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身前往婚姻登记部门进行结婚登记手续的申请。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即可获得婚姻登记机关的批准并颁发结婚证书。在完成结婚登记程序之后,婚姻关系便正式成立。倘若未能及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那么就应尽快办理补办手续。在完成登记结婚后,依照男女双方达成的共识,女方有权作为男方家庭的一员参与其中,同样地,男方也有资格融入女方家庭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二、男女同居是否构成事实婚姻? 在1994年2月1日之前,男女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可认定为事实婚姻。但1994年2月1日之后,除非符合特定条件(如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记办法》施行之前,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否则仅同居不构成事实婚姻,仅为同居关系。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双方在财产、子女抚养等方面的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若双方有共同财产等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处理。 三、男女同居是否受法律保护的年龄是多少 在中国,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以18周岁为界。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可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男女同居若仅涉及同居关系本身,在18周岁及以上时,从法律角度看,其同居行为通常不受特别的法律保护或限制,但需遵循公序良俗等原则。若涉及到其他法律问题,如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则需根据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处理。总之,18周岁是一个重要的年龄节点,在此之后的同居行为在法律层面有其相应的考量和规定。 国家法律明确了男女结婚年龄限制,男方不得早于22岁,女方需满20岁。结婚需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部门申请,符合条件者可获批准并领取结婚证,完成登记后婚姻即成立。未登记者需尽快补办。结婚后,双方可按意愿参与对方家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