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仲裁程序有哪些 |
分类 | 诉讼仲裁-仲裁 |
解答 |
一、合同仲裁程序有哪些 启动仲裁,申请人先交文件,仲裁机构接收通知被申请人,组建仲裁庭,可协商选仲裁员,否则机构指定。然后开庭,当事人阐述、举证、辩论。最后仲裁庭依法做出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二、合同仲裁裁决如何申请执行 合同仲裁裁决申请执行需按以下步骤:首先,确定仲裁裁决已生效且具有可执行性。然后,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交执行申请书、仲裁裁决书等相关材料。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若符合法定条件,将予以立案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以确保裁决的执行。若被执行人提出异议,法院将进行审查,如异议不成立,执行程序继续进行;如异议成立,可能会中止或终结执行。总之,申请执行合同仲裁裁决需遵循法定程序,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合同诉讼流程与仲裁流程有何不同 合同诉讼流程与仲裁流程主要有以下不同: 诉讼流程:通常需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立案、审理(包括庭审前准备、庭审调查、法庭辩论等阶段)、判决等环节,当事人可上诉,执行阶段由法院强制力保障。程序较为严谨,时间相对较长,费用一般根据标的额等计算。 仲裁流程:需依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庭组成后进行审理,作出裁决。裁决具有终局性,一般不能上诉,但可申请撤销。仲裁程序相对灵活,效率较高,费用也根据仲裁规则确定。总体而言,诉讼更注重法律程序的规范性,仲裁则更强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和效率。 首先,提出仲裁申请,申请人要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等相关材料。然后,仲裁机构受理申请并通知被申请人。接着,组成仲裁庭,双方可以约定仲裁员,若未约定则由仲裁机构指定。之后,进行开庭审理,双方陈述事实、提供证据并进行辩论。最后,仲裁庭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