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异地离婚需要些什么手续 |
分类 | 婚姻家庭-离婚 |
解答 |
一、异地离婚需要些什么手续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异地离婚可选择透过诉讼途径解决。若双方均已离开共同原住所地满一整年以上,则由被告的经常性居住地所在地区人民法院享有专属司法管辖权;倘若双方均未在此常驻期间内建立新的固定居住地点,则由原告在提起诉讼时,向被告当前实际居住地所在地区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在进行诉讼离婚过程中,需准备好起诉书、双方当事人的个人身份资料、结婚证书、以及如有未成年子女存在,还应提供其出生证明文件;此外,如涉及到财产分割问题,亦需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与此同时,还须具备能够证明夫妻关系确已破裂的相关证据,例如家庭暴力事件、长期分居等方面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二、异地离婚起诉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异地离婚起诉需准备以下材料: 1.民事起诉状,写明双方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等。 2.结婚证,证明婚姻关系存续。 3.原告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用于证明原告身份。 4.被告居住证明,如居住证、居住登记信息等,若被告在异地居住满一年以上,可据此确定管辖法院。 5.子女出生证明等相关证据(如有子女)。 6.夫妻共同财产证明,如房产证、车辆登记证、银行存款证明等。 准备这些材料可确保异地离婚起诉的顺利进行,具体要求可能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在起诉前咨询当地法院或专业律师,以确保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律规定。 三、异地离婚诉讼管辖地如何确定 异地离婚诉讼管辖地一般以被告住所地为准。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若被告下落不明或被宣告失踪,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双方均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总之,确定异地离婚诉讼管辖地需综合考虑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以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 根据我国法律,异地离婚可诉讼解决。双方离原住所超一年,由被告常居地法院管辖;未建新居,则原告向被告现居地法院起诉。需备起诉书、身份证、结婚证、子女出生证;涉财产分割,提交相关证据。同时,需证明夫妻关系破裂,如家暴、长期分居等。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