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案量刑标准是根据什么算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诈骗案量刑标准是根据什么算 对于诈骗案件之量刑准则,主要依据诈骗行为所造成的财务损失金额、犯罪行为的恶劣程度以及犯罪者对自身罪行的真诚悔过之心等多个面向来作出相应规定。如若发生诈骗数额较少的情形,将判处大约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有限制性的关押;关于经济损失额巨大乃至存在其他严重罪状者,将被划定为三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至于诈骗数额高达特别巨大级别或严惩的犯罪情节,则需遭受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厉处罚。另一方面,倘若犯罪者能够主动投案自首、检举揭发他人犯罪事实或积极偿还受害者的损失等表现良好的话,这无疑会在量刑过程中成为量刑减轻的重要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案缓刑适用条件是怎样的 诈骗案缓刑适用条件如下: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犯罪情节较轻;三是有悔罪表现,包括认罪、积极退赃等;四是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五是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同时,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在诈骗案件中,法官会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数额、危害后果等因素来判断是否适用缓刑。例如,数额较小、初次犯罪且积极配合调查、有良好悔罪表现的诈骗犯,可能较易获得缓刑机会;而数额巨大、多次作案或有其他恶劣情节的,通常难以适用缓刑。 三、诈骗案从犯量刑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诈骗案从犯的量刑标准主要根据其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参与的程度以及对犯罪结果的影响来确定。从犯通常会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一般来说,在共同诈骗犯罪中,从犯的犯罪情节相对较轻,如参与诈骗的次数较少、诈骗金额占比较小等。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虑从犯的具体行为、主观故意程度、在犯罪团伙中的地位等因素。 例如,若从犯仅为诈骗行为提供了一些辅助性帮助,如提供信息、望风等,且在整个诈骗过程中作用较小,可能会被判处较轻的刑罚,如拘役、管制或较短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的量刑还需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由法官进行裁量。 诈骗案件量刑依据:损失金额、行为恶劣程度及悔过之心。小额诈骗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有限制性关押;巨额诈骗或严重罪状者,判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特别巨大诈骗或严惩情节,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自首、检举揭发或积极赔偿可减轻量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