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民事案件欺诈的认定条件都有什么
分类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解答

一、民事案件欺诈的认定条件都有什么

判断行为是否构成欺诈,需考察四个要素:一是行为人有意作出虚假表述或隐瞒事实;二是对方因这些错误信息形成了误解;三是对方基于误解作出决策;四是欺诈行为与对方决策有直接因果关系。这四个条件共同构成了欺诈的认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刑事案件欺诈的认定标准都包含啥

刑事案件中欺诈的认定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首先,要有欺诈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错误处分财产的行为,仍积极追求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其次,实施了欺诈行为,通常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误导他人作出错误判断。再者,被害人基于欺诈行为产生了错误认识,且这种错误认识与欺诈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后,被害人因错误认识而作出了财产处分行为,且遭受了财产损失。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标准,才能认定为刑事案件中的欺诈行为。

三、民事案件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民事案件中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欺诈方有欺诈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为之。其二,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通常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其三,相对方因欺诈行为产生了错误认识,且该错误认识与欺诈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其四,相对方基于错误认识作出了意思表示,即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例如,商家虚假宣传商品的性能和功效,导致消费者购买了该商品,商家的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民事欺诈。若满足以上四个要件,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该民事法律行为,并要求欺诈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首先,行为人要有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其次,相对人因该行为而陷入错误认识。再者,相对人基于错误认识作出了意思表示。最后,欺诈行为与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7: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