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情况下可以合法终止合同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终止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合同,其终止情形如下:首先,当合同内所约定的各方权利和义务均已得到完整履行时,则该合同可自动地视为已经结束;
其次,如果合同订立之初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情势发生了改变,且各方能够在尊重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共同达成了相关协议,从而导致了合同的终章; 接着,若有其中一方或者多方的法定代表人去世,那么相应的合同也将自然消除; 再者,若是经过双方协商决定以提存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则此种情况下合同亦会自动失效; 此外,若合同被宣告无效、被撤销以及合并等原因同样可能导致合同的终结; 最后,在法律诉讼或者仲裁过程中对原有的合同作出判决或者裁定后,也就代表着该份合同已经走到了尽头。 需要注意的是,解约也是合同终止的一种形式。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