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确认合同无效的条件是哪些
分类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解答
律师解析:
关于无效合同的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源于对有效合同概念的引申。
尽管此类合同已经正式达成并被确立起来,但是由于其中的内容或是呈现方式触犯了法律、行政规章的强制性规定以及社会大众的共同价值观,因此被官方认定为自始便没有生效效力的合同。
值得大家关注的是,无效合同的判定标准往往与有效合同相互关联,其核心观念在于,虽然这类合同的确立并非出自于当事人真实的意愿,然而它却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规定。
由此可见,无效合同其实就是指已经建立但是不符合有效要求的合同,它们缺乏必要的生效要素,因而无法产生法律的约束作用且得不到国家法律的庇护。
具体来说,构成无效合同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一方当事人通过欺骗、恐吓等手段签订的合同,意味着这类合同不是在真正的自愿基础上达成的;
(2)双方当事人蓄意勾结,旨在损害国家利益、集体权益或他人权益的合同;
(3)合同虽然有合法的外衣,但却实质上隐藏着不法的意图;
(4)合同的签订过程伤害了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
(5)签署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之时并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6)有关法律、行政规章的强制性规定遭到违背。
针对无效合同,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明显的特性:
首先,这类合同因为违反了法律行政规章的规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而带有违法性质;
其次,无效合同具有不可履行的特点,也就是说,即便当事人签订了这样的合同,他们仍然无法按照约定来执行合同条款,同样也无需为未能履行合同而承担任何形式的违约责任;
最后,无效合同被官方视为失效期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这代表着此类合同自从创立以来就从未拥有过法律的制约力,这是不可以被改变的法律事实,并且一经确定无效则具有跟随适用,致使合同自创立之初就无法产生法律的束缚力,从而未来也不能够成为有效的合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