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口头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口头上的协议在合同模式中的表现形式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法律角度来看,口头协议的有效性的条件与通常的合同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作为缔结合同的参与方,每一方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换言之,他们必须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并且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士所做出的纯获利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他们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符的民事法律行为,依然是被认可且属于有效范畴的。 其次,在缔结口头协议时,合同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均应为真挚而真诚的,这意味着他们的内心想法与外在表现应该保持高度一致。 最后,该协议并不应当违反任何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其他一切对公共利益造成负面影响的规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