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作为残疾人离婚,法律上有哪些特殊规定
分类 婚姻家庭-离婚
解答
律师解析:
对于离婚案件中的残疾人问题,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并无单独针对残疾人所设定之特别规定。
然而,若婚姻关系中存在一方为残疾人的情形,则依照司法实践及社会道义原则,法院在处理财产分割事宜时将酌情予以适度关照。
具体而言,在涉及残疾人与健全人离婚的纠纷中,法院将依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如共同财产的数量和价值、共同生活时期的长短、各自健康状况的优劣以及个人生存能力强弱等因素来衡量,从而在分配夫妻共同财产时对残疾人予以恰当的份额偏重。
尤其当双方皆为残疾人的情况发生时,更应着重关注残疾程度较为严重或是处境相对不良的那一方权益,展开更为细致的考量与调配。
总体看来,因残疾程度与自身体质状况的差异直接关联着残疾人在离婚之后能否维持相对优越的生活品质,故而在审判过程中,正常来说,应该给予残疾人一方或是个体残疾程度较大、条件较为艰难的一方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7: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