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假离婚财产转移的风险
分类 婚姻家庭-离婚
解答
律师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少的夫妻选择假离婚的方式来处理一些问题,如为了躲避债务,采取假离婚方式将财产转移到非债务人名下等。
但事实上,法律上并不存在“假离婚”的说法。
只要是在民政局登记离婚,领取了合法的离婚证,法律上就认为是真离婚。
通过法院诉讼取得的离婚判决书和离婚调解书也是同样的效力。
除非有证据证明离婚证本身就是没有登记的、伪造的,或者判决书或调解书本身也是伪造的,这才是假离婚。
但是伪造或变造离婚证、民事判决书或民事调解书都是违法犯罪行为,涉嫌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280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可见,所谓的“假离婚”最常见的后果是假戏真做,比如离婚期间一方变心,另一方其实是很难要求复婚的。
至于刑事风险则更加严重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17:36